17
2024
02

人口论-2、第六章至第十章

第六章

面积大、食物足的新殖民地,人口持续增长。一定程度的移民对母国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为什么,作者没有说,只是说这种现象是显而易见的,结合上下文,作者反复强调食物对人口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可以理解为,殖民者在海外赚取更多的食物带回母国。《国富论》第四篇第七章第三节亦有类似论述,殖民地不仅可以为母国带来资源(增加国家收入),还能带来市场(增加人民收入)。

富饶的地方受到天灾人祸,人口锐减,但不久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生态学中认为,一个地方的气候、水分、土壤等生态因子不发生改变,该地区遭受破坏后会逐渐恢复到被破坏前的样貌。引申一点,中度干扰假说,一个生态系统处在中等程度干扰时,其物种多样性最高。这是由于过度的频繁干扰,不利于处于演替后期的要求较稳定生境的种类生存;而干扰程度很低,由于竞争排除法则,不利于处于演替前期的种类生存。由此可以推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饱受战祸的地区,其人口的组成成分差异性更大(未经验证)。但由于世界已建立了规则,其它民族的人不可能擅自进入另一个民族的领地。在和平的规则建立之前,欧洲对土著造成了灭绝,则使当地的居民民族成分增多,比如美国。

第七章

疾病的流行是周期性的复发,而房屋和食物缺乏可能是原因。一国的某些生活资源不断增加,促使人口增加,但不能满足所有的生活资源增加,最终遭受疫病。我的理解是,保障人口的数量需要很多种资源某一种资源的增加会促使人口在一个时期增加,但其它资源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必然会使人口回落至众多资源中最稀缺的那个资源所能保障的人数。——木桶效应

一国出生数与死亡数之比的增加大大超过该国资源的增加,除非移民,否则死亡数会大于出生数。且这几年的人口的增加不能代表实际平均增加情况,如果没有其它减少人口的因素,那么会激发疫病。衡量一国人口增加的唯一尺度,是生活资料的增加。中国习惯于用较少的食物维系刚刚可够的生存,食物短缺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长期习惯于节俭会诱发饥荒。

由上,即使生活资料不按比例增加,人口也有可能增加,等量的食物需要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的多少根据国家食物的数量而定,人口的幸福根据分配到个人食物的多寡而定。

适度的饥馑(中度干扰)起着温和的减少人口的作用,如果不成功,瘟疫会杀死更多的人,如果还不成功,会带来更严重的饥荒。联想到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由于长期没有小火对易燃朽木进行清理,久了累积了更多的易燃木,一场大火则不受控的引发了。

第八章

食物匮乏造成的困苦将强加于每一个人(如果人人是平等的)。

孔多赛:社会上必需有大多数的人勤劳工作,才能养活一些不能工作的(孩子、老人)——>养老保险

人口超过生活资料的时期已经来了,而且周期性的摇摆不定。

第九章

人工选择的繁殖是有一个限度的,无论如何也种不出西瓜大的西红柿。但是现在有更高明的转基因技术。但是人的寿命无限延长的改善还没有出现。

第十章

人类的制度不是造成灾祸的最重要的原因。

现有的制度保护人的私有财产,促使一部分人进行思考,发展人类文明。

女子跟一男子结合并生育后代,后遭男子遗弃,则会给社会带来养孩子的压力,因此女子贞操的破坏在各个民族都是耻辱,至少在古时如此。现代人对于女子的不守贞更宽容,现代社会的女子大多有能养活自己和孩子的能力。

古代女子不贞为耻:

  1. 女子无法独立抚养自已与孩子,给自家的宗族带来抚养压力
  2. 孩子很容易确定其母亲,但不一定每次都能确定父亲
« 上一篇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